保山市委编办:发挥“四种效应” 强化归口意识
近日,保山市委编办专题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》,并提出发挥“四种效应”,强化归口管理意识的工作要求。
发挥“杠杆效应”,强化归口管理优势。“杠杆效应”是指通过一个重要的支点,只需要花费很小的力气,就能撬动一个很大的固定物。机构编制部门要学会运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最大化的作用。归口管理首先要做到学习上“归口”,把深入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,与学习《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结合起来,将其纳入集中学习、专题研讨学习等重要内容,推动编办干部熟悉、精通《条例》的内涵要义、精神实质,切实将机构编制融入组织部常态化学习、制度化管理范畴,集中学习资源、共享学习收获,撬动更大更高效的团队,促进两个部门从“物理组合”到“化学结合”升华,助推组工、机构编制两支队伍向“组织机构编制”一支队伍转型,确保“归口”真正“归得了、归得全、归得好”,最大化让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科学、服务更加优质、改革更加顺利。
发挥“羊群效应”,强化“组织口”意识。“羊群效应”是指羊群中的头羊发现一片草地跑过去,其他的羊群就跟着跑过去,所有的羊群都吃到了青草,本质上说就是领头羊往哪里走,后面的羊群就跟着往哪里走。机构编制部门要旗帜鲜明地跟着组织部这个“领头羊”走,旗帜鲜明地向组织部对标看齐,旗帜鲜明地落实组织部的安排部署,进一步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要以转“职能”为突破口,在“大编委”的领导下,推进编办由组织部“间接领导”向“直接领导”转变,将机构编制工作置身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大背景、大视野、大布局中审视谋划,切实增强“组织口”意识,传承“组织口”传统。要树立“一盘棋”的思想,创新编制管理思路和办法,实时共享信息资源,建立完善编制动态调整和挖潜增效机制,把机制编制工作放在大局、全局中统筹谋划,建好用好编制“蓄水池”,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、招才引智等工作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提供“活水”。
发挥“鲶鱼效应”,对标“组织口”标准。“鲶鱼效应”是指瑞典的沙丁鱼由于懒惰,安于现状,被渔民捕捞后往往容易死掉,但如果放入一条鲶鱼四处游动,沙丁鱼发现异已出现,就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,沙丁鱼活的时间就很久。机构编制干部干部要正视自己、定位自己、剖析自己,切实增强忧患意思、危机意识、竞争意识、看齐意识,不能再做“安于现状的沙丁鱼”“视野狭窄的井底蛙”,要认真对照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在思想上向组织部看齐、态度上向组织部学习、质量上向组织部对标、成绩上向组织部竞争,努力在党的建设、机构改革、乡村振兴、创文创卫等各项工作中比学赶超、创先争优,争做甘于担责、勇于担错、勤于担忧、善于担难的实干家、践行者。
发挥“共生效应”,培育“组织口”作风。“共生效应”是指在优秀的群体中生存,从事日常的劳动、工作和学习时,受到优秀群体成员的智慧、能力及劳动成果的影响,自身在思维上获得启发,能力上得到提升的现象。机构编制干部要获得组织的关心和重视,必须坚持用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锤炼自己,主动融入组织部这个大平台中“强筋建骨”,与组织部门同频共振、同心同向,不断从组工干部身上获取“新知识”,学到“真功夫”,掌握“硬本事”,真正做到自身硬、自身净、自身正。融入组织部门的基础就是要把党组织建设、干部选拔任用、公务员管理与机构改革、减编控编、领导职数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形成“攥指成拳”的合力,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。